阴历的词语属性
阴历的词语解释
阴历[ yīn lì ]
1.历法的一类。以月亮的月相周期,即朔望月(29天12小时44分2.8秒)为1个月,大月30天,小月29天,12个月为1年,1年354天或355天。伊斯兰教历是阴历的一种。也叫太阴历。 2.见〖农历〗
阴历的百科含义
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。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(以太阳为参照物,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)为一月,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,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。在历法发展衍变过程中,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,形成了农历(汉历)。虽然,阴历、农历都俗称殷历、古历、汉历、夏历、旧历,但阴历和农历(汉历)是有区别的。传统上使用的夏历(汉历)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。而伊斯兰历(回历)反而是一种纯粹的阴历。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,也被称为"殷历"、"古历"、汉历、"黄历"、"夏历"和"旧历"等,阴历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农历,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:月球运行的轨道,名曰白道,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,以五度九分而斜交,月球绕地球一周,出没于黄道者两次,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,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,谓之“恒星月”。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,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,计前进二十七度余,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,故月球自合朔,全绕地球一周,复至合朔,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,谓之“朔望月”,习俗所谓一个月,即指朔望月而言。
阴历的详细含义
汉武帝太初年间,落下閎邓平等创制的《太初历》,又称“八十一分律历”,它将一日分为81分,为便于从《四分历》过渡到《太初历》,而又使之更接近于实际天象,他们在推算时,采用“先借半日”的办法,先借者谓之“阳历”,不借者谓之“阴历”,形成大小月相间之格局。
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法,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。先藉半日,名曰阳历;不藉,名曰阴历。”
我国旧时通用的历法,也就是农历。实际上是阴阳历的一种。
鲁迅《书信集·致母亲》:“阴历年关,恐怕是更不容易过的。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三幕:“在北平阴历九月梢尾的早晚,人们已经需要加上棉绒的寒衣。”
阴历的近义词
夏历,农历,旧历
阴历的反义词
阳历